2023年外語論壇第8期——島脊曲線理論:中國傳統智慧與現代語言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接口

發布時間:2023-05-19 發布者: 浏覽次數:

(通訊員詹筱純 姚剛)518日下午,應我院邀請,來自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務外語學院的蔡雨陽教授為我院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學術講座。講座由劉正喜副教授主持,全院師生積極參加。蔡教授講座的題目為“島脊曲線理論:中國傳統智慧與現代語言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接口”,内容包括:島脊曲線理論是什麼、如何在教育心理學中運用該理論以及如何運用島脊曲線理論開展相關研究。兩個多小時的講座内容豐富,講解生動,互動熱烈。

蔡教授首先展示了由一條水平線和S型曲線構成的圖片,并以生理機能的變化和學習過程為例,解釋此圖的含義。他借用《周易》的說法,将此圖分為六個階段,分别為“潛龍勿用”、“見龍在田”、“終日乾乾”、“或躍在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這樣一解釋研究問題變得形象又有趣,立刻激起了師生的好奇心。接着,他談到自己的一項研究---“閱讀中策略對英語水平不同的學生的影響”。他發現,對于水平低的學生,策略會起到反作用;水平中等偏上的學生,策略會促進閱讀理解;水平頗高的學生,策略基本上不起作用。這一研究結果跟S型曲線相符。蔡教授由此引出他的“島脊曲線理論”(Island Ridge Curve,簡稱IRC),即某些特定的語言學習要素(如策略能力、内容知識、評判思維能力、系統思維能力、動機調節能力、成長思維、自我效能、自我信心等)在不同語言學習者身上呈斜置S型波動的規律,這個S型曲線就是“島脊曲線”(Island Ridge Curve)。接着,蔡教授詳細解釋該理論涉及的要素,還列舉了諸多其他教育心理學研究的相關理論。

最後,他和師生分享了用島脊曲線理論進行研究的步驟:第一步确定研究哪些學習能力,第二步确定影響要素,第三步開展案例研究,第四步進行分析讨論。蔡教授強調,寫文章需要大量閱讀,這是科研的“内功”,必須練好。他也提醒同學們,要先把概念弄懂,再動筆寫文章。

在最後的問答環節,師生們踴躍提問,蔡教授逐一答疑。最後,劉老師進行總結發言。他感謝蔡教授給我院師生帶來的學術大餐,并誠邀蔡教授再次莅臨我院進行指導。


上一條:2023年外院研究生學術沙龍第4講:文獻閱讀與學術寫作漫談:從讀到寫有多遠 下一條:2023年外院研究生學術沙龍第3講:翻譯論文的選題、寫作與投稿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