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程毓)“明天要趕回去,特殊連鑄機、水刀細粉橡膠等項目要繼續推動落地。”5月6日,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的官德華打開随身帶的工作本,上面記着15個正在推進的項目。這些項目從洽談至今,最短的幾個月,最長的一年半,“做成一個很不容易,但做成了很有價值”。
官德華在江蘇省丹陽市挂職“科技特派員”快3年,作為高校和企業的“紅娘”,經他牽線搭橋做成的校企合作項目有10多項,合同金額達1800多萬元。科發院院長高全傑評價他:“官老師溝通能力強,對工作充滿熱情,真正架起了武科大與企業溝通合作的橋梁。”
嘗試新挑戰 英語教師做科技特派員
身材敦實、國字臉的官德華,在我校從事英語教學20年,年均課時數500左右,擔任大學英語部主任10年,曾創造學校曆史上第一個全班英語四級100%通過率,還獲評“優秀班主任”……學生評價他,“上課風趣,聲音洪亮。”老師們評價他,“為人實在,性格開朗。”
3年前,學校在全校選拔“科技特派員”。從沒選派過人的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想争取報送,院長宋紅波想到了他:“官老師溝通協調能力強,孩子也上大學了。”
官德華征求妻子的意見,遭到了反對:“英語教得好好的,日子過得輕松了,你幹嘛要操那份心。”官老師道出自己的想法:“科技特派員工作有挑戰性,人到中年的我,想嘗試新挑戰,體驗更多的人生價值。”
當年8月,年近47歲的官德華來到丹陽。報到的第一天,他和10名分别來自浙大、北航的科技特派員坐在會議室裡。自我介紹後,他了解到,其他人都是理工科的教授,其專業或多或少地與當地産業相關,心裡壓力頓時劇增。
開弓沒有回頭箭,他暗暗地給自己打氣:“主動做、努力做,盡力做好工作。”
他被分到丹陽市的呂城鎮,擔任鎮黨委副書記。該鎮是江蘇省重點中心鎮之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0家,一批企業正在進行轉型升級、設備更新。
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官德華在當地四處轉悠,熱情地打招呼。大家都各有各的事,點個頭就忙乎去了。一身勁無處使,當地偏甜的飲食讓吃慣辣味的他常常沒有食欲。憋屈的他一度産生“打道回府”的想法。電話那頭的妻子激将他:“你不是壯志滿懷的嗎?這麼快就洩氣啦!”“是啊,什麼都沒幹,怎麼能放棄。”他及時調整狀态。
擴大朋友圈 新增300多個高校和企業朋友
官德華本就是“人來熟”,偶然的機會結識了當地退休的科委主任。“您有空時,我開車接您,到企業轉轉。”看到他一臉誠懇,老主任帶着他,走進一家又一家當地企業。企業家們見到老領導,都很客氣,帶着參觀廠子。
參觀時,官德華關心地詢問:“企業生産中有什麼需要解決的問題嗎?”聽說他是高校來的外語老師,企業家們愛理不理。他跟着老主任轉悠了兩個月,手機上多了上百個電話号碼,但是工作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推動。
畢竟已經走進了幾十家企業,他琢磨着,能否換個思路——主動為企業提供科技信息。他回到學校,找到科發院,要來老師們的科技成果清單。看着幾百條科技成果信息,他如獲至寶。可是,再仔細一看,密密麻麻的專業術語,頓覺一頭霧水。
自己不懂,如何推銷?他上網邊查邊學,遇到實在不明白的,打電話向老師們求教。一周時間,他對清單上的科技成果能說個大緻了,手機上也多了幾十位老師的手機号和微信。
帶着科技成果清單,他再次走進呂城鎮的企業,滔滔不絕地講武科大老師們的成果。企業家們聽着聽着,會突然打斷他的“推銷”,好奇地詢問:“把這個詳細講講。”有的還泡上一壺好茶,耐心地和他聊起來。就這樣,碰撞出的校企合作“火花”越來越多。
了解到當地幾家高溫合金企業都有技術升級的需求後,官德華一邊向學校彙報,一邊向丹陽市反饋。2018年11月、12月,他先帶着學校鋼鐵研究院吳開明院士、烏克蘭院士等六名專家來到丹陽市企業調研,接着帶着江蘇省冶金行業特種合金分會會長、丹陽市副市長、呂城鎮領導和企業家們來到學校對接。一來一去,十多個項目有了合作意向。
經過幾個月的多次溝通,三個項目接連落地。2019年3月,我校信息學院趙雲濤博士與江蘇順發電熱材料有限公司簽訂技術開發合同;4月,我校材冶學院周建安教授與江蘇天元金屬粉末有限公司簽訂技術研發合同;5月,周建安教授與江蘇啟迪合金有限公司簽訂技術研發合同,三項總計合同金額190萬元。
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的名聲在當地打響了。2019年5月,丹陽市舉辦“長三角智能制造助力産業創新論壇”,特邀武科大參加現場簽約。當會場的大屏幕上顯示“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高全傑院長代表學校走上主席台簽約時,官德華的心頭熱乎乎,“終于讓武科大在這邊企業中産生了影響力,我沒有辜負武科大和丹陽市的信任。”
一年的挂職即将期滿,他被評為“省優秀團員”。丹陽市委組織部找到他,挽留他繼續幹一年。鑒于幾個項目沒做完,他答應了。怎樣獲得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他回到家裡,繪聲繪色地講自己做成的項目。看到妻子欣賞的目光,他提出想再幹一年。善解人意的妻子點頭同意了。
之後的一年,為了切實解決當地企業的難題,他不僅帶着企業家們到武科大、到湖北的大學,還帶到河北、甘肅的大學,為高校和企業搭建更為廣闊的合作平台。
第二年挂職即将結束,丹陽市委組織部再次找到他,懇請他“幫忙開疆拓土,到另一個鎮——導墅鎮挂職。”導墅鎮從沒派過科技副鎮長,鎮黨委書記多次請求派經驗豐富、工作幹練的人。對當地已有深厚感情的官德華,隻得答應。這次,妻子主動說:“看到你幹得這麼起勁,我怎麼好意思拖後腿。”
快3年了,官德華帶去的500張名片所剩無幾,微信新增300多人。他成了企業家們信賴的朋友,有的企業舉辦年終團拜會,專門邀他參加;有的企業和外商談判,請他客串翻譯;有的發福利品,也送他一份……
牽線又搭橋 簽訂合同金額1800多萬元
隻要鎮裡不開會,官德華不是在去企業的路上,就是在企業的車間裡。聽到企業遇到小問題,他經常拿出手機就打電話,請教相關專業的老師,當場給出解決方案。聽到企業遇到大難題,他留心記在工作本上,想方設法地尋求解決方法。
丹陽市凱鑫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荊正偉,第一次和他見面根本不搭理。見得多了,聊得多了,又見證了官德華做成了事,漸漸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2020年12月的一天,荊正偉聊起一種特殊合金材料。不太懂該技術的官德華,回來後向學校的老師們請教。
材冶學院的甘教授正在做相關的研究,願意轉化科技成果。官德華把甘教授引薦給荊正偉。僅僅過了一周,雙方就決定簽合同。當時,甘教授開價80萬元。他為企業着想:“企業做技術開發,拿出的都是真金白銀,很不容易。”荊正偉也很識貨:“武科大老師太實在,我們不合作是傻子。”主動加20萬元。
“這是洽談最快的項目,大多數項目都要反複洽談幾個月。”官德華說。該項目實施4個月,做出來的效果很好。該企業又提出開發“一種特殊水平連鑄機”,官德華正在聯系老師和企業洽談。荊正偉對官德華說:“我要把你寫入公司的創業史,你是我們公司二次騰飛的功臣。”
一天,官德華到中冶東方江蘇重工有限公司。該公司技術人員鄒着眉頭說:“我們的爐塵處理不達标,若進口國外的設備需要1個億。前期我們找了國内幾個團隊做,效果都不理想。”
“我來試試,你等消息。”官德華馬上聯系學校材冶學院的教授們。周建安教授曾做過類似的項目,提出用新工藝“沸騰爐”收集粉塵并燒成結塊。周教授在丹陽簽了好幾個合同,對丹陽企業的信任度高,願意先做小實驗。
實驗證明,該方法不僅100%去除粉塵,而且通過回收利用,每年能産生上億元的利潤。該公司與周建安簽訂了1500萬元的合同。這是官德華經手簽訂的最大合同。
近3年來,官德華走訪了當地300多家企業,簽訂合同金額1800多萬元。這期間,還帶着學校科發院、相關學院和科研團隊等,對接當地的軍民融合科技、化工企業、人才項目、學生實習和畢業生就業等。
今年7月将結束挂職,“五一”過後的第二天,官德華就急着返回當地了,“争取再落地幾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