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外語論壇第3期: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内涵特質與世界意義
發布時間:2023-03-29 發布者: 浏覽次數:
(通訊員 詹筱純 姚剛)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工作中的生動實踐,3月29日下午,我院邀請了江漢大學副校長、市委講師團成員李衛東教授,在42305會議室為全院師生作了題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内涵特質與世界意義”的講座。會議由我院院長宋紅波主持。 李衛東介紹了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解讀,從宏觀上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概念。同時,他還從講好中國故事、文明互鑒、教育國際化和世界情懷培養等視角切入,講解了深入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意義。 李衛東從人類社會發展演變的曆史過程論述現代化的特征,指出現代化即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所發生的深刻變化。他援引衆多著名學者的觀點,對現代化這一概念進行了深刻的學理探究,并概述了西方現代化的模式與道路。李衛東指出,了解了西方的現代化,我們才會更加明白中國為什麼必須走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也才能更加堅定地走這樣的道路。 李衛東對我國早期現代化失敗的探索經驗進行了回顧,談到了以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以及五四運動等重大曆史事件為特征的探索階段。他強調道:“這些早期的現代化探索由于巨大的外部壓力,最終結果都不盡人意。曆史雄辯地證明,隻有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現代化才能真正帶領中國實現國富民強。” 李衛東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特質和理論意蘊進行了詳細的闡釋。他重點向大家講述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世界意義,包括:豐富了現代化理論、打破了西方對現代化的話語壟斷和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李衛東在最後總結道:“中國式現代化符合中國發展的實際、反映中國人民的意願、适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是一項艱巨而又偉大的任務。” 李衛東的講座高屋建瓴,在場師生深受啟發。在當下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構建中國話語體系的時代背景下,本次講座既幫助我院師生深入理解了中國式現代化,同時也為我院教師在科研課題選擇上帶來諸多啟發。 
|
上一條:我院教師赴火星語盟深圳總部訪企拓崗
下一條:舉辦“量化研究方法在外語教育研究中的應用”專題學術講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