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網訊(通訊員頓曉東 趙怡萌)為培養保康縣寨灣村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以及創造力,同時增強學生文化自信和對“非遺”文化的認同感,7月19日上午,我院赴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夢載星河守護希望家園暑期社會實踐隊開展了一堂特色手工課,讓剪紙藝術走進教室,讓非遺文化真正地深入童心。
實踐隊成員張若雨為學生們介紹中國剪紙文化的種類和形式,包括單色剪紙和折疊剪紙,窗花、喜花以及禮花等。在動手實踐環節,學生們手拿精美紅色宣紙和學生專用剪刀,觀看老師示範如何動手操作。“剪紙距今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曆史,見證了我國藝術形式的多樣性,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國當之無愧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讓我們一同透過剪紙的镂空,見證文化的綿延。”張若雨向學生們介紹道。
課後學生們互相交換剪紙,欣賞其他人的作品。實踐隊隊員劉嘉宸收集所有學生的作品并将優秀作品展覽在學校公示欄上。“逐夢”班學生陳紫涵感慨道:“我覺得這節課非常好玩,我沒學過剪紙,但是小張老師手把手教會了我,我回去也要教給更多的人!”
“原本以調皮搗蛋著稱的低年級學生,在這節特色剪紙課上也能夠做到全神貫注,小朋友們在感歎感歎剪紙這門藝術的有趣和神奇的同時,也能進一步了解非遺文化,這節課非常有意義。”指導老師王國棟在課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