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入課堂 美食文化韻味深
發布時間:2022-07-15 發布者: 浏覽次數:
武科大網訊(通訊員楊紫圓 焦好如)為更好地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激發孩子們學習英語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7月15日上午,我院“夢載星河”赴十堰市鄖西縣暑期社會實踐隊隊員帥桐為桑梓三班的孩子們上了一堂中國傳統文化概況課。
“民以食為天,中國飲食文化經曆了幾千年的發展和沉澱。”在被問到為什麼選擇中國的飲食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概況的第一堂課時,帥桐表示,選擇從“飲食文化”這一個主題進行切入,不僅是因為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更是因為食物是人生存的基本條件,貼近大家的生活,孩子們能夠更好地感受和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帥桐通過“八大菜系”引出了地域飲食文化特色,以圖片的形式向孩子們展示了不同的菜系在色、香、味、形上的差異。他強調道,中國飲食将色、形、香、味、滋、養六者融為一體,使人們得到了視覺、味覺、觸覺的全方位享受,構成了以美味為核心,以養生為目的的中國烹饪特色。
此次課堂采用雙語教學模式,為了讓孩子們在了解傳統文化的同時學習掌握更多的單詞,他以類似古代一種餐具鼎的火鍋“hotpot”為例,将其趣味性地講解為“hot”和“pot”的結合,稱其為“熱的鍋”,并且以此進行延伸介紹了火鍋的起源。“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到沸水中發出‘咕咚’的聲音而得名,是中國獨創的美食之一。”帥桐說道。
“通過這節課,讓我了解到了原來普普通通的食物也蘊含着豐富的知識,每一件餐具的出現,每一種食物的發明都有着不同故事。老師的雙語教學并沒有讓課變得更加深奧,反而在學習單詞的同時,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了事物的來曆,這對于我了解傳統文化,開闊眼界和學習英語都有很大幫助。”桑梓三班學生何登波感慨道。
|
上一條:文化差異多姿彩 飲食差異助理解
下一條:國粹京劇進課堂 經驗分享傳魅力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