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魅力學子】劉阿龍:強本領 抓競賽 這個研究生不一般

發布時間:2024-06-21 發布者: 浏覽次數:

(通訊員徐湘穎)在我校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有這樣一位研究生。他成績斐然,曾榮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外研社一等獎學金、外研社英語翻譯比賽全國金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湖北省翻譯大賽特等獎等衆多殊榮,還擁有英語專業八級證書、中國人事部 CATTI 英語二級筆譯翻譯證書、外教社跨文化能力考試高級證書、國家英語教師資格證等一系列資格證書,且發表了學術論文一篇。他總計獲得國家級獎項 12 項,省部級獎項 6 項,校級獎項 3 項。他便是 2021 級英語筆譯專業的劉阿龍,如今他更是獲得了我校第十七屆“榜樣力量·十大魅力學子(團體)”的稱号。

把競賽當作一種學習

“我把競賽當作一種學習。”劉阿龍秉持“以賽促學”的觀念,在每一次準備競賽的過程中,他都能将壓力轉化為學習的動力,推動自己去主動學習新的知識。在比賽過程中,劉阿龍認識了優秀的老師、競争對手,增長了見識,也讓自己保持虛懷若谷的心态,不驕不躁,見賢思齊。随着他參加的比賽越來越多,劉阿龍的自信心也不斷增強,更有勇氣去挑戰自己,發現曾經自己覺得遙不可及的事物,通過自己的勇敢嘗試和不懈努力,也是有可能達到的。通過競賽,他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劉阿龍深信心理暗示的力量,即使快臨近比賽了,他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和專注的學習态度,給自己心理暗示:無論時間多麼緊,我一定能準備好,無論多麼難,我一定能夠度過。他對自己的信念,來自于日複一日的積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劉阿龍對自己的實力有着清晰的認知,從不妄自菲薄,也不會狂妄自大。正因如此,他才能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利用有限的時間,合理規劃,攻克競賽中的薄弱點。

當談到失敗經曆時,劉阿龍淡淡一笑,“我當然有很多失敗的經曆,有時甚至是接二連三的失敗。我會感到失落,但我不會氣餒。我還要繼續努力。”在大英賽中,劉阿龍曾兩次與特等獎失之交臂,他堅定要拿特等獎,一鼓作氣,在研三時,終于填補了遺憾。

劉阿龍熱愛美食與旅遊,而通過一次次在競賽中的晉級,他得以去往不同城市,感受各地獨特的人間煙火氣。“即便任務繁重、壓力巨大,也要注意勞逸結合。”在放松遊玩的過程中調整好心态,減輕焦慮與壓力,如此才能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

逐字斟酌力求完美

劉阿龍回憶起自己在研一時期首次接手翻譯工作,當時老師交給他一項幾萬字篇幅的文學作品翻譯任務。這與以往的學習作業截然不同,這是工作,必須确保準确性,時間緊迫且篇幅巨大,還要翻譯出文學的韻味……種種要求讓他深感壓力巨大。劉阿龍抱着“力求完美,至臻至善”的心态,對每一句話都仔細斟酌,用心感受語言微妙的傳達效果。

比如談到“緣分”一詞,西方文化中并沒有這一概念,那該如何巧妙翻譯,讓外國人能夠理解呢?劉阿龍通過在互聯網上查詢,得知答案是“predestination”,這與中文的“緣分”有一定相似性。然而,“緣分”實則是個褒義詞,很明顯“predestination”比較被動。這時就需要通過注解的方式來解釋這個詞:在中文語境中,一般用于形容有積極意義的事情時才會用到這個詞。如此一來,外國人對其的理解或許能更深入一些。

譯涉及衆多學科知識,劉阿龍在學習新知識上始終保持着開放包容的心态,他樂于查閱學術用語、積累新知識,這也為枯燥的翻譯工作增添了不少樂趣。他時常會因此沉浸其中,進入心流狀态,學習新知識的過程充實而享受,專注于思考、反複推敲、尋找合适的翻譯詞句,甚至會忘卻時間的流逝。

翻譯是一件極為主觀的事情,劉阿龍也曾遭遇過不被老師認可、欣賞的情況。“有時我覺得自己翻譯得極為出色,可發給老師的時候,得到的結果卻不盡人意。”為了突破自身瓶頸,拓展知識面,他大量閱讀英文報刊、書籍,并在翻譯實踐中輸出與應用所學知識。

翻譯工作工作量大且時間緊迫,為此熬夜到淩晨四五點對他來說已是家常便飯,但他第二天依然能夠精力充沛地開啟新的生活。他的秘訣就是積極的心理暗示:“不要覺得自己熬了個夜,第二天就什麼都做不好了,即便熬了夜,也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好。而且偶爾熬一次夜,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白天稍微休息一下就好了。”

劉阿龍憑借着堅持不懈地積累、越挫越勇的決心、積極樂觀的心态,勇于挑戰、突破自我極限,持續學習,不斷用知識和智慧豐富自己的内涵,書寫着屬于自己的非凡故事。


上一條:張堰林:德語精英綻光彩,保研上外續輝煌 下一條:關淑婧:全網點贊!我校“脆骨”女孩硬氣上岸“雙一流”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