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謝曦 姚剛)為提升我院師生的跨文化素養,6月5日下午,我院邀請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兼教授彭仁忠在42305教室開展了一場題為“國際傳播能力視角下的跨文化能力培養與測評”的講座。部分學院教師及研究生聆聽了講座,講座由院長李金雲主持。
講座伊始,彭仁忠以“攙扶外教過馬路”和“邀請外國友人共進晚餐”兩個生活中的案例引入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沖突問題,用案例讓聽衆深刻體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為差異,并反思自身可能存在的文化偏見或假設。針對這些問題,他提出了對應的解決方案與建議。他強調,隻有通過反思和學習,才能消除文化間的誤解,實現真正的跨文化理解。
彭仁忠還展示了國外經典的跨文化理論模型,通過豐富的圖表和實例展示了跨文化能力的核心要素。基于此,他強調跨文化能力考試對個體跨文化能力發展的助推作用,并且指出,該考試不僅需要掌握本國和外國文化知識,還需具備開放的态度、敏銳的交流技能和強烈的跨文化意識。彭仁忠重點解讀了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休克理論,啟發師生更好地理解跨文化理論的内涵以及對實踐的指導意義。
彭仁忠還探讨了跨文化外語教學的重要性,提出“體驗、互動、思辨”是提升跨文化能力的有效途徑。他結合實例,分析了如何通過增強自我認知和文化敏感度,實現不同場景中的高效溝通與合作。
在互動環節,師生踴躍提問,彭仁忠一一耐心解答,并且再次強調跨文化能力在個人發展中的重要性,并為師生備考跨文化能力考試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