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周文君 李思祺)金秋送爽,學院喜迎154名外院新生。9月15日下午,我院于教四樓一區三樓模拟法庭舉行2025級本科生開學典禮。我院黨委書記鄭娟、院長李金雲、副院長龍在波、翻譯系主任朱明矩、德語系副主任吳文明、英語系教師沈國環、譚思蓉、李旎以及全體2025級本科生出席典禮。典禮由我院副院長陳堯主持。


活動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作為英語系教師代表,沈國環在緻辭中向新生提出殷切期望:要保持自信,始終樂觀堅韌。她以“什麼是大學?”為引,借“university”一詞闡釋大學既是多元的彙聚,又蘊含“在多元中追求統一”的深意,其核心在于構建統一的知識體系。她鼓勵新生們廣泛接觸不同領域的知識與文化,積極主動整合吸收,形成屬于自己的穩定知識體系,并以此指導未來人生。

老生代表、英語2022級學生朱冉圍繞“專業學習、陶冶情操、增長本領”三個方面分享經驗。她強調,學習是大學生的首要任務,不應将高考或大學視為學習的終點,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她将大學學習分為兩類:專業學習需“堅持與方法并重”,科研探索則重在過程而非結果。朱冉還結合自身參與社團活動、鄉村教學和翻譯實習等社會實踐經曆,鼓勵新生以此“增長本領、明确職業方向”,在奮鬥中綻放青春光彩。

2025級德語班學生鄭錦雯作為新生代表,提出以“繼承者、傳播者、踐行者”三種角色實現自我重塑:做“求真務實的繼承者”,傳承我校“厚德博學、崇實去浮”的校訓;做“中外貫通的傳播者”,秉持“中外貫通,德業兼修”的院訓,以語言為橋促進文明互鑒;還要做“知行合一的踐行者”,通過跨學科學習與實踐,成長為複合型人才。

李金雲對新生表示熱烈歡迎,并介紹了學院以學風建設為核心、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育人理念。她在緻辭中駁斥“外語無用論”,結合德語系校友林昊深耕歐洲香氛市場等案例,指出外語是連接世界的橋梁、個人發展的基石和終身成長的起點。

李金雲強調,語言學習永無止境,首要便是夯實中外語言基本功。她建議新生們積極參與學生工作與社團活動,提升溝通能力;勇于挑戰自我,主動走出舒适區。她寄語新生:“以語言為舟、勇氣為帆,在未來四年中學有所成,實現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