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網訊(通訊員謝曦)為強化學術規範意識,營造健康優良的學術環境,12月14日晚,我院于42305報告廳舉辦學術誠信教育活動。此次活動由我院院長李金雲主持,2024級全體研究生參與。
據悉,此次活動聚焦“學術誠信與健康學術生态”“學術誠信缺失所帶來的風險與危害”,通過學習相關文件和典型案例,師生們對學術誠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李金雲詳細闡釋了學術誠信的深刻内涵,明确指出學術誠信是科研工作者在學術研究、成果發表及學術交流等各個環節中必須堅守的道德底線和行為準則。她強調,全體師生應将誠信原則牢記于心,在科研工作和學術活動中不斷強化誠信意識,共同努力,營造一個風清氣正、健康向上的學術氛圍,為學術研究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李金雲用一系列學術不端案例,揭示了這些行為對學術生态的惡劣影響。她解讀了教育部及本校的學術道德規範文件,明确了不端行為的界定與處罰。“學術誠信是科研人員立身之本,鼓勵師生們自覺遵守誠信制度,從日常做起,培養良好科研習慣,堅持原創,拒絕抄襲,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共同守護學術淨土,推動學術研究健康發展。”李金雲說道
對于“如何保持學術誠信”這一問題,李金雲表示,首先要樹立正确學術觀念,深刻認識學術誠信的重要性。在研究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學術規範,堅決抵制抄襲、篡改等不端行為。其次,要培養嚴謹的學術态度,應客觀、真實地呈現研究過程和結果。最後,要加強自我約束,時刻提醒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受外界誘惑。同時,也要勇于接受他人的監督和批評,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隻有這樣,才能在學術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學生們紛紛表示,要将學術誠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嚴格遵守學術規範,抵制學術不端。我院研究生輔導員吳晨晨說道:“此次活動不僅有助于營造健康和諧的學術文化氛圍,還為培養具有高尚學術道德的科研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